谢嘉幸,中国音乐研究的领军者,教育界的音乐诗篇编织者,博士学位的拥有者。
在那个寒假的一次偶然翻阅中,我邂逅了他的文字。篇篇都如密布的问号之林,针对我国音乐教育之现状,他以锐利的问号层叠递进,为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与骨髓的穿刺。在这追问之下,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、梳理往昔的课堂,再次深刻自省:音乐课应赋予学生何种宝藏?仅仅是几曲歌谣,还是激发他们对音乐课堂的热爱?是为了音乐而学,还是为了人生的丰满而奏响乐章?
在谢嘉幸博士的诸多观点中,“为人生而音乐”的理念尤为触动我心弦。他伊始便提问:音乐教师当传之道,我的答案即为“为人生而音乐”。这简单而深邃的话语,如同古人的教诲回响耳畔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”诚哉斯言!心若潮水,歌随情绪。在众多学科中,音乐的特殊性便在于,当其他学科引领我们探索外部世界时,音乐首先引领我们聆听内心深处:我的情感,此刻安在?音乐,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,关注我们自身!
审视我们现行的音乐教育,虽然改革不断,理念更新,但实则如何?我们为考试而教授音乐,为评估而学习音乐。学生在高喊:“我们爱音乐,但音乐课却非吾之所爱!”即便音乐本身仍旧美妙,音乐教育的面目却愈发严峻,愈发僵化,逐步陷入应试的泥沼。
“为人生而音乐”,意味着让音乐成为表达此刻情感的载体。反观我们的音乐生活,有多少人能运用所学音乐,自由地抒发此时此刻的心声?说出自己的言语,唱出自己的旋律?除了机械的模仿,我们还学会了什么?原因之一:音乐教育在民间尚未真正普及,即便孩子们都学习乐器,又有何用?我们的音乐或是文革时期的万众一心,或是考级场上的千篇一律,何来音乐与生活交融的诗意?原因之二:音乐生活依旧受计划经济思维束缚,怎能不让人感到乏味?
作为一名普通音乐教师,我认为我们的思维不容平庸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永不完稿的书,我们要让学生懂得:若我们热爱生命,便应借音乐之力装点它、丰富它、开拓它、提升它,令其绚烂生辉。若教育由此出发,那些麻木的心灵或许将得音乐之润泽;那些暗淡的乐章,也将因我们的参与而重生,重焕青春之光。
久违了,
以人生为舞台的音乐,
你依旧安好否?
二00八年二月